1、 |
石佑吾生; |
 |
|
2、 |
时间是控制一切的神,看不到,摸不着。石头是时间最好的物化载体,中华先祖圣贤将其二字取同音,是对我们的神诏。故恋石者可获神佑。 |
3、 |
中华先古圣贤将如此之多的文字同取“时”音,吾认为这应是先贤留给后世的为人箴言和行事密码。推而广之,中华文字是先祖圣贤为我们留下来的文化精髓。 |
4、 |
中华印石文化愈数千年,旷古渊源,以信诺为本乃中华文化之精髓,铭于石,谓之印信。 |
5、 |
中国国石,石,取之天然,工,匠心独具,乃天人合一。 |
 |
6、 |
人语石,石予人。石不能言最可人。拥有者,彰显品位,馈送者,意诚人睿。 |
7、 |
“水滴石穿”一实一虚,恰恰说明了时间和石头的关系。 |
 |
8、 |
任何财富也买不到多余的时间。而收藏石头就是收藏时间。 |
9、 |
易经语:君子乾乾,与时偕行。吾妄言:众生芸芸,与食偕行;吾辈谦谦,与石偕行。 |
 |
10、 |
鸟随鸾凤飞腾远,人伴贤良品自高。石头和人在神灵面前是等同的两类。故精妙的石头就是石中圣贤,人伴之即可品自高。 |
11、 |
石之六德——“温、润、细、凝、结、腻”亦可用来评价人的性格:
温:温和、挚爱、谦谦君子;
润:青春、活泼、开朗、蓬勃;
细:细致、周到、无微不至;
凝:专注、持久、执著;
结:内秀、强健、结实;
腻:外秀、召人。 |
12、 |
次生石(掘性石)均比原生石较温润,品相更高一些。如果把原生石的状态比喻为学校教育,把掘性石的状态比喻为社会教育,那么就象一个人学历高而在社会大学中又成绩优秀,自然会更有内涵和气质,更成功,两者极至,即为“田黄”,甚至为“田黄鸡血”。 |
13、 |
易经语:天玄地黄乃上地之色。故田黄为“石帝”。 |
14、 |
田黄石为石帝,鸡血石为石后,已千余年。阴阳合壁才能衍生传承。九九年产出了自然造化的意喻“帝后合”的田黄鸡血石,此乃新仟年为中华盛世的神昭。 |
15、 |
悟石与务实同音,吾认为恋石悟石者应以务实的人生态度为立身之本。 |
16、 |
道生万物知阴阳,人法自然为五行,天人合一。 |